降息不等同于放水,达成协议不等于和解

153 2025-07-29 08:53

最近,我听到不少声音,认为美联储降息意味着全球大放水,牛市即将到来。

还有一条新闻,美国政府允许英伟达H20对华销售,这被认为是中美谈判的重大进展之一。

中国放松稀土管制,美国放松芯片等管制,这可能说明双方贸易谈判正在向好的方向前进。

一边是政治上的掣肘被解决,另一边是货币端的松懈,牛市,这不就来了吗?这种观点,还有不少的簇拥者,可真相到底如何呢?

我觉得这种简单挂钩的思维非常危险,这也归纳思维的弊端所在。我们还是要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直达问题的本质。

1,降息不等于放水

很多人都有一种简单的理解,认为降息等于放水,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实践和理论都不支持这样的观点。

放水本质上是通过扩大支出来释放货币,而不是降息。

比如,花呗给你20万的额度,把利率从10%降低到了3%,在你没有借款的情况下,降息并不能产生扩张作用。

又比如,花呗有20万额度,但我们的资金需求是50万,我们已经把额度用完了,这个时候,扩张额度才是最重要的,利率不重要。

这个世界上,支出有两类:

第一类,来源于自己的收入,它锚定的是具体的工作,这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有直接关系。花自己的收入,一般都是有度的,赚多少花多少。

第二类,来源于信贷。信贷可以凭空创造货币,但信贷的另一头是放款人,一个人的支出增加等同于另一个人的支出减少。这种情况下,并不一定会导致货币泛滥,最怕的是央行作为放款人,因为它的货币是没有成本的。

这个时候,才会表现为大放水,因为央行通过信贷创造了原来没有的需求,供不应求,通胀来临。

当然,央行,也不是唯一的放款人,各个商业银行也可能会过度放款,对市场过于乐观的时候,也会扩张信贷。

所以,大放水主要有2种情况,其一是央行主动下场购买资产,表现为央行扩表;其二是放松监管,降低贷款门槛,表现为信贷滥用。

第一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来识别。如下图所示,美联储分别于2009年、2013年、2020年,三次大规模购买资产,也对应着多次资产牛市。

第二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月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来识别。不管哪家银行实施的信贷,放松以后,必然表现为社会融资规模的上升。比如,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上升特别明显,带来了杠杆牛。

2,美联储放水?走一步看一步

搞清楚上面的逻辑,我们就更容易理解美国的降息效应。

首先,我们要观察美联储是否会下场购买资产,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是否在继续收缩?如果没有同步伴随扩表,我们很难将降息与放水直接相关。显然,目前还没有,甚至还没有暂停缩表的行为,未来会不会?不清楚,需要观察。

我认为迟早会,一方面,经过了三年的缩表,已经为下一次扩表提供了政策空间;另一方面,在大漂亮法案的赤字政策之下,政府债务持续扩张,逐步将超过社会和外资的购买能力。全球现在赚美元最多的是中国,每年1万亿美元左右的顺差,但却在减持美债,这种情况下,低利率的美债缺乏足够的买盘,美联储将成为最后的接盘人。

因为当美国政府债务扩张,美债的供给会增加,当美债供给超过需求的时候,表现为利率上升。现在10年期美债利率4%以上,如果利率下降到3%以下,还有那么多的资金愿意购买美债吗?

所以,一旦美元降息,美债的需求就会出现压力,这个时候,可能需要美联储出来收拾局面。

再来看看美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数据,历史上来看,商业信贷有过很多轮扩张,基本上每一轮扩张,都对应着货币的贬值。但,从现在来看,最近两年,美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一直没有增长,考虑到GDP本身在增长,那么实际上商业银行信贷本身还是偏紧的。

因此,我们并没有看到货币扩张的迹象。至于说,美联储降息,会不会引发信贷放松、信贷扩张,美联储下场买债?我想这些都不是确定的,还需要继续观察,用数据说话。

我们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因为降息之后,美国的确有动机、有条件达成这样的扩张局面。还需要走一步看一步,现在下结论还是太早了。

3,中美达成协议,也别高兴太早

关于美国开放中美芯片竞争的问题,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美国白宫AI顾问萨克斯星期二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也为对华晶片限制政策大转弯进行辩护。他说,允许英伟达重启H20供应将有助于美国在海外更有效地竞争,削弱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在全球市场扩大份额的努力。

他强调:“我们没有向中国出售最新最好的晶片,但我们可以夺走华为在中国的巨大市场份额,让他们无法利用这一优势进行扩张及参与全球竞争。这项政策经过精心设计,非常合理。”

中美之间的竞争,是结构性的矛盾,短期来看也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中国人想要过好日子,就得产业升级,势必就会动美国人的蛋糕,美国人想要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就会阻碍中国的崛起,这是一种正常的博弈。在没有分出绝对胜负之前,这种博弈不会停止。

就算中美达成了协议,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0402原点+10%的全面性关税。至于芬太尼导致的关税问题,能否削减,削减多少,都是一个不定的情况。最好的情况,都比之前的关税更高。

我个人认为,可以参考美国对越南的贸易协定,20%的关税,如果中国比这个关税更低,那么反而是在帮助中国,因而美国对华的关税水平可能也要和其他国家对齐。

所以,我们不用过于乐观,以为达成协议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达不成协议,天塌不下来,达成协议,也好不到哪里去。

下一篇:雪球股吧大V: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新桥梁
上一篇:突然公告!东方电气、北化股份、口子窖等六家公司发布重要消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