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虐渣逆袭,国公爷独宠腹黑食人花千金

171 2025-07-10 14:32

嘿,书友们,这古言新作简直让我欲罢不能!翻开第一页就仿佛穿越千年,古韵悠长,情节环环相扣,让人一读就停不下来。角色们爱恨交织,每一个抉择都扣人心弦,我仿佛成了那宫墙内的一缕风,见证着一切悲欢离合。相信我,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场灵魂的盛宴,错过它,你真的会遗憾好久好久!

《嫡嫁千金》 作者:千山茶客

第一章芳菲

五月,暮春刚过,天气便急不可待的炙热起来。

日头热辣辣的照射着燕京大地,街边小贩都躲到树荫下,这样炎热的天气,大户人家的少爷小姐都不耐烦出门苦晒,唯有做苦力的长工穷人,挑着在井水里浸泡的冰凉的米酒,不辞劳苦的穿梭于各大赌坊茶苑,指望渴累了的人花五个铜板买上一碗,便能多买一袋米,多熬两锅粥,多扛三日的活路。

城东转角弯,有这么一处崭新的宅子,牌匾挂的极高,最中间上书“状元及第”四字,金灿灿的——这是洪孝帝赐给新科状元的府邸和御赐牌匾,代表着极高的荣耀。读书人倘若得上这么一块,就该举家泣涕告慰祖先了。

崭新的宅子,御赐的牌匾,庭院中穿梭的下人来往匆匆,只是外头炎炎夏日,宅子里却冷嗖嗖的。许是屋里搬了消暑的冰块,然而越是往院子里靠墙的一边走,就越是发冷。

靠墙的最后一间房,门外正坐着三人。两个穿粉色薄衫裙的年轻丫鬟,还有一个身材圆胖的中年婆子,三人面前的凳子上摆着一叠红皮瓜子儿,一壶酸梅汤,一边吃着一边闲话,竟比主子还要自在。

最左边的丫鬟回头看了一眼窗户,道:“天热,这屋里的药味也散不出去,难受死了,真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

“小蹄子,背后议论主子,”年长些的婆子警告道:“当心主子扒你的皮。”

粉衣丫鬟不以为然:“怎么会?老爷已经三个月都没来夫人院子里了。”说着又压低了声音,“那事情闹得那样大,咱们老爷算是有情有义,若是换了别人……”她又撇了撇嘴,“要我说,就当自己了结,好歹也全了名声,这样赖活着,还不是拖累了别人。”

那婆子还要说话,另一个丫鬟也道:“其实夫人也挺可怜,生的那样美,才学又好,性子宽和,谁知道会遇上这种事……”

她们三人的声音虽然压低了,奈何夏日的午后太寂静,隔得又不远,便是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传到了屋中里人的耳中。

塌上,薛芳菲仰躺着,眼角泪痕半干。一张脸因为近来消瘦,不仅没有憔悴失色,反而越发病容楚楚,有种动魄惊心的清艳。

她的容颜向来是美的,否则也不会当得起燕京第一美人的名号。她出嫁那日,燕京有无聊的公子哥令乞儿冲撞花轿,盖头遗落,娇颜如花,教街道两边的人看直了眼。那时候她的父亲,襄阳桐乡的县丞薛怀远在她远嫁京城之前,还忧心忡忡道:“阿狸长得太好了,沈玉容怕是护不住你。”

沈玉容是她的丈夫。

沈玉容没中状元之前,只是一个穷秀才。沈玉容家住燕京,外祖母曹老夫人生活在襄阳。四年前,曹老夫人病逝,沈玉容及母回襄阳奔丧,和薛芳菲得以认识。

桐乡只是个襄阳城的小县,薛怀远是个小吏,薛芳菲母亲在生薛芳菲弟弟薛昭的时候难产去世。薛母死后,薛怀远没有再娶,家中人口简单,只有薛芳菲姐弟和父亲相依为命。

薛芳菲也到了要出嫁的年纪,她容貌生的太好,远近公子哥儿高门大户都来提亲,甚至还有薛怀远的上司想要纳薛芳菲为填房。薛怀远自然不肯,自小丧母,让薛怀远格外疼爱女儿,加之薛芳菲乖巧聪慧,薛怀远从小便不曾短了薛芳菲吃喝,但凡力所能及,都要薛芳菲用最好的。是以虽然薛家只是小吏家府,薛芳菲却出落得比大家闺秀还要金贵。

这样如珠如宝捧在掌心里长大的女儿,薛怀远为她的亲事发了愁。高门大户固然锦衣玉食,无奈身不由己,薛怀远看上了沈玉容。

沈玉容虽是白身,却才华横溢,一表人才,出人头地是迟早的事。只是这样一来,薛芳菲便不得不跟随沈玉容远嫁燕京。还有一点,薛芳菲长得太美,桐乡这头有薛怀远护着,燕京的王孙贵族多不胜数,倘若生出歹意,沈玉容未必能护得住她。

不过最后薛芳菲还是嫁给了沈玉容,因她喜欢。

嫁给沈玉容,来到燕京,虽然她的婆母行事刻薄,也有许多委屈,不过沈玉容对她体贴备至,于是那些不满,也就烟消云散了。

去年开春,沈玉容高中状元,策马游街,皇帝亲赐府邸牌匾,不久后被点任中书舍郎。九月,薛芳菲也怀了身孕,适逢沈母诞辰,双喜临门,沈家宴请宾客,邀请燕京贵人。

那一日是薛芳菲的噩梦。

她其实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只是在席上喝了一点梅子酒,便觉得困乏,迷迷糊糊被丫鬟搀回房中休息……等她被尖叫声惊醒的时候,便见屋里多了一个陌生的男人,而她自己衣衫不整,婆母和一众女眷都在门口,讥讽厌恶或是幸灾乐祸的看着她。

她本该无地自容的,她也的确那么做了,可任凭她怎么解释,新科状元发妻当着满屋宾客偷人的事还是传了出去。

她该被休弃然后撵出府,可沈玉容偏偏没有。她因忧思过重小产,躺在床上的时候,却听闻薛昭因为此事赶到燕京,还未到沈府便在夜里遇着强盗,被杀弃尸河中。

她闻此噩耗,不敢将此消息传回桐乡,强撑着一口气见了薛昭最后一面,替他办好后事,便病倒了,而后三个月,整整三个月,沈玉容没有来见她一面。

她在病榻上胡思乱想着,沈玉容是心里有了隔阂,不肯见他,或是故意冷遇她发泄怒气?可躺的越久,加之仆从嘴里零零碎碎只言片语,她便也想通了一些事,真相永远更加不堪入目。

薛芳菲努力从塌上坐起来,床边摆着的一碗药已经凉了,只散发出苦涩的香气。她探过半个身子,将药碗里的药倒入案前的一盆海棠里,海棠已经枯萎了,只剩下伶仃的枝干。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薛芳菲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一袭织金的衣角。

年轻女子衣装华贵,眉毛微微上挑,带出几分骄矜。目光落在薛芳菲手里的药碗上,面上浮起一个恍然的神情,笑道:“原来如此。”

薛芳菲平静的放下碗,看着来人进了屋,两个身材粗壮的仆妇将门掩上,外头闲谈的丫鬟仆妇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不见了,只有寂静空气里传来的阵阵蝉鸣,焦躁的仿佛将要有什么事要发生。

薛芳菲道:“永宁公主。”

永宁公主笑了笑,她一笑,发簪上一颗拇指大的南海珠便跟着晃了晃,莹润的光泽几乎要晃花了人眼。

南海一颗珠,良田顷万亩。皇亲国戚永远用着最好的东西,他们锦衣玉食,不食人间疾苦,拥有旁人终其一生都不敢想象的一切,却还要觊觎别人的东西,甚至去偷,去抢。

“你好像一点儿也不惊讶。”永宁公主奇道:“莫非沈郎已经告诉你了?”

沈郎,她喊得如此亲密,薛芳菲喉头一甜,险些抑制不住,片刻后,她才淡道:“我正在等,等他亲口告诉我。”

薛芳菲一点也不傻,薛怀远将她教的十分聪明。自打她病倒后,自打她发现自己被软禁后,一举一动都有人监视后,她便联系前前后后,包括薛昭的死因,觉察到不对来。

她从仆妇嘴里套话,到底是知道了。

沈玉容高中状元,少年得志,身份不比往日。她薛芳菲纵然才貌双全,却到底只是一个县丞的女儿。沈玉容得了永宁公主的青眼,或许他们已经暗度陈仓,总之,她薛芳菲成了绊脚石,要给这位金枝玉叶的皇家公主腾位置。

薛芳菲想起出事的那一日,沈母宴请宾客的那一日,永宁公主也在人群之中,回忆的时候,她甚至能记起永宁公主唇角边一抹得意的笑容。

就此真相大白。

“沈郎心软,”永宁公主不甚在意的在椅子上坐下来,瞧着她,“本宫也不是心狠之人,本来么,想成全你,谁知道你却不肯善了,”她扫了一眼桌上的药碗,叹息般的道:“你这是何必?”

薛芳菲忍不住冷笑。

日日一碗药,她早就察觉到不对,便将药尽数倒在花盆中。他们想要她“病故”,顺理成章的让永宁公主嫁进来,她偏不肯。薛怀远自小就告诉她,不到最后一刻,不可自绝生路。况且凭什么?凭什么这对奸夫**设计陷害了她,却要她主动赴死?她绝不!

薛芳菲的声音里带了数不尽的嘲讽,她道:“夺人姻缘,害死原配,杀妻害嗣,公主的‘好意’,芳菲领教了。”

永宁公主怒意一瞬间勃发,不过片刻,她又冷静下来,站起身,走到桌子面前,拿起那一盆已经枯萎的海棠。海棠花盆只有巴掌大,细白瓷上刻着繁华,精巧可爱。永宁公主把玩着花盆,笑盈盈道:“你可知,你弟弟是如何死的?”

薛芳菲的脊背一瞬间僵硬!

“你那弟弟倒是个人物,就是年轻气盛了些。”永宁公主欣赏着她的表情,“竟能查出此事不对,还真被他找着了些证据,说要告御状,差点连本宫也连累了。”永宁公主拍了拍胸口,仿佛有些后怕,“他也算聪明,连夜找到京兆尹,可他不知道,京兆尹与我交情不错,当即便将此事告知与我。”永宁公主摊了摊手,遗憾的开口:“可惜了,年纪轻轻的,本宫瞧着文韬武略都不差,若非如此,说不定是个封妻荫子的命,可惜。”

薛芳菲险些将牙咬碎!

薛昭!薛昭!她早已怀疑薛昭的死另有蹊跷,薛昭在桐乡跟随拳脚师父习武,自小又聪明,怎么死在强盗手中!可她万万没想到,真相竟然如此!想来他的弟弟为了替她抱不平,查出永宁公主和沈玉容的首尾,一腔热血,以为找到了官,要告官,谁知道官官相护,仇人就是官!

她道:“无耻!无耻!”

永宁公主柳眉倒竖,跟着冷嘲道:“你清高又如何?日日在这里不曾出门,怕是不知道你父亲的消息,本宫特意来告诉你一声,你父亲如今已得知你败坏家门的事,也知你弟弟被强盗害死,生生被气死了!”

薛芳菲一愣,失声叫道:“不可能!”

“不可能?”永宁公主笑道:“你不妨出去问问丫鬟,看看是不是可能!”

薛芳菲心神大乱,薛怀远淡泊名利,做桐乡县丞清明一生,分明是个好人,怎么会落到如此下场,白发人送黑发人,甚至还生生被气死。薛芳菲甚至不敢想想,薛怀远得知此事后的心情。

这可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永宁公主说了许久,似是不耐烦,将那盆海棠随手放在桌上,示意两个仆妇上前。

薛芳菲意识到了什么,高声道:“你要做什么?”

永宁公主的笑容带着畅快和得意,她道:“你薛芳菲品性清高,才貌无双,当然不能背负与人私通的罪名。这几个月苦苦挣扎,虽然沈郎待你一如往昔,你却不愿意饶过自己,趁着沈郎不在府上,悬梁自尽。”罢了,她轻笑起来,“怎么样?这个说法,可还全了你的脸面?”她复又换了一副面孔,有些发狠道:“若非为了沈郎的名声,本宫才不会这样教你好过!”

“你怎么敢?你怎么敢!”薛芳菲心中涌起一阵愤怒,可她还未动作,那两个仆妇便动身将她压制住了。

“本宫和沈郎情投意合,可惜偏有个你,本宫当然不能容你。若你是高门大户女儿,本宫或许还要费一番周折。可惜你爹只是个小小的县丞,燕京多少州县,你薛家一门,不过草芥。下辈子,投胎之前记得掂量掂量,托生在千金之家。”

薛芳菲绝望陡生,她不肯放弃,苟延残喘,抓住生机指望翻身,她没有自绝生路,却拼不过强权欺压,拼不过高低贵贱!

抬眼间,却瞧见窗外似有熟悉人影,依稀辨的清是枕边人。

薛芳菲心中又生出一线希望,她高声叫道:“沈玉容!沈玉容,你这样对我,天理不容!沈玉容!”

窗外的人影晃了一晃,像是逃也似的躲避开去。永宁公主骂道:“还愣着干什么?动手!”

仆妇扑将过来,雪白的绸子勒住她的脖颈,那绸子顺滑如美人肌肤,是松江赵氏每年送进宫的贡品,一匹价值千金。薛芳菲挣扎之际,想着便是杀人放火的凶器,竟也是这般珍贵。

永宁公主立在三尺外的地方,冷眼瞧着她如濒死鱼肉一般挣扎,讥嘲道:“记住了,便是你容颜绝色,才学无双,终究只是个小吏的女儿,本宫碾死你——就跟碾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那一盆海棠,在她挣扎之际被碰倒,摔在地上落了个粉碎,花盆之中花泥泛着苦涩香气,枯萎的枝干跌落出来,描摹的彩绘残缺不堪。

人间四月,芳菲落尽。

第二章姜梨

风吹得窗户砰砰作响,丫鬟伸手将窗户关上,屋里地上铜做的青牛里,肚腹中盛着沉甸甸的冰块。

燕京每年夏日热的早,冰块得从百里外的地窖中运回,小小一块便值十两银子,勿用提这样完整的,石盘大的一整块,更勿用提屋子里的四角,都放置着一模一样的四只青牛。

屋子里凉爽又清新,靠近小几前的塌上,坐着一名美妇人,美妇人一手支着下巴,懒洋洋的瞧着面前的账本。在这妇人的身边,还有一名十三四岁的娇美少女,一边吃着加了碎冰的冰糖果子酪,一边随手翻着眼前小山一样高的帖子。两个婢子安静的站在身后,轻柔的为她们二人打着扇。

“雨下的真大……”娇美少女看着窗外有些发呆。

美妇人看了她一眼,道:“少吃些凉的,省的晚上你爹回来你又吃不下饭。”说罢对身边的婢子道:“如意,把果子酪端走,这壶茶凉了,换壶热的香茶来。”

少女虽有些不满,却没说什么,如意放下扇子。弯腰将桌上的果子酪端起,正要出门,自外头走进个穿绸布衣衫的嬷嬷,见了她,并未打招呼,直直的往美妇人身边走,显然是有急事。

如意顿了顿,端着果子酪和冷茶出了门,隐隐听到身后有说话的声音传来。

“……说是病的不轻……知道了三小姐的亲事同静安师太狠狠闹了一场……”

“身体不好哩,已经病的下不了床了……”

“大夫说熬不过这个夏日,要不要告诉老爷……”

屋中静寂了一会儿,美妇人温和的声音响起:“老爷最近公务繁忙,这些小事就不必叨扰他了,等空暇的时候,我亲自与他说吧。”

紧接着,少女独有的娇俏声音响起:“管她做什么,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人,什么人家都敢攀扯。”

“别说这个了。”妇人却换了另一个话头,“听说新科状元的妇人前几日病逝了,明日还得登门吊唁。”她的声音听起来十分同情,“年纪轻轻的怎么就病故了,真是个可怜人啊。”

真是个可怜人啊。如意心里这么想着,脚步未停,托着银盘往厨房去了。

屋子里的夫人是当今首辅姜元柏的继室夫人,季淑然。那少女便是首辅千金,季淑然的亲生女儿,姜家三小姐姜幼瑶。

至于她们说的那位“熬不过这个夏日”的人,应当就是姜家二小姐姜梨了。

姜二小姐姜梨五年前因犯错被送到庙里学规矩,五年来,姜家似乎都没这么个人。如今家中做主的是季淑然,姜家嫡出的千金小姐也就只剩下姜幼瑶一个。首辅大人正室嫡出的千金小姐,如今就快要熬不过这个夏日,而府上上上下下却无一人知道。

可就算知道了,似乎也没什么变化。

如意心中叹息一声,看了看手里冷掉的茶,又能如何?先夫人已经去了,姜二小姐又是这么个不惹人爱的名声。

世道就是这样,人走茶凉呢。

……

青城山上的鹤林寺是名寺。

山路虽崎岖,山上松石深秀,茂林修竹,景色倒是很好。尤其是住持通明大师更是远近闻名。据说在松鹤寺祷告也十分灵验,因此许多人不惜跋山涉水来到鹤林寺,只为上一炷香。

离鹤林寺不远,有一处庵堂。比起鹤林寺香客络绎不绝,这庵堂则就看起来冷冷清清,几乎空无一人。

下了一夜的雨,山风更寒,庵堂靠柴房的一间屋子里,有女子的抽泣声不断传来。

“姑娘……姑娘可怎么办呀……”

薛芳菲甫一睁开眼,便觉得耳边嘈杂。她费力的动了动手指,只觉得身子沉得要命,再一动,忽然明白过来,并非身子沉得要命,而是身上盖的被子太沉了。

棉被本来很薄,却因为发了潮变得冰冷沉重,捂在身上难受的要命。她掀开被子,觉得胸口舒服多了,慢慢的坐起身。

身边的哭泣声戛然而止,就着桌上昏暗的烛光,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难掩惊喜的脸,她道:“姑娘醒了!”

姑娘?

薛芳菲一愣,打量着面前人。面前的丫头不过十五六岁的模样,眼睛肿的跟桃核似的,长得倒是可爱,只是瘦骨嶙峋的模样令人看着心酸。她穿着不合身的深蓝布衣,浑身上下没有一件首饰,看着薛芳菲傻兮兮的发笑。

叫她姑娘,莫非是丫鬟?可就算她在桐乡未出嫁时候身边的丫鬟,也不至于穿的这样寒碜。

薛芳菲一个激灵回过神来,不对,重点是,她不记得自己有这么一个丫鬟。她嫁到燕京后,四个贴身丫鬟,两个后来嫁了人,剩下两个,在宴客那一日出事后,沈玉容的亲娘要把两个丫鬟也打死,被薛芳菲苦苦哀求才拦住,给放了出去,后来伺候她的那些人,想来也是永宁公主的眼线了。

永宁公主!眼前突然飞快闪过一些画面,薛芳菲想起来了,分明是永宁公主来挑衅,她被永宁公主的下人勒死,难道她没死么?怎么可能?永宁公主这样斩草除根的人,不可能留下她的性命。

难道……她被人救了?是沈玉容?还是其他?

薛芳菲直直的看着小丫头不说话,小丫头的傻笑停止了,有些害怕,小声道:“姑娘?姑娘?”

“你是谁?”薛芳菲问。话一出口她就愣住了,似乎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但却又想不起来,究竟是哪里不对劲。

小丫头更着急了,她说:“姑娘,奴婢是桐儿啊!”

桐儿?薛芳菲想不起来有这个人。

“姑娘,”桐儿看起来像是要哭了,她道:“姑娘,奴婢知道您心里不痛快。二小姐他们怎么能抢了您的亲事,那是夫人在的时候为姑娘定下的亲事。宁远侯他们家怎么能干出背信弃义的小人勾当。还有老爷,姑娘,奴婢知道您怨老爷,可是您不能看不开什么都不要了啊,您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夫人想想,夫人在天之灵看到了您这样,该有多难过啊!”

薛芳菲茫然的看着小丫头哭天抢地,心里却想着这和宁远侯有什么关系。薛芳菲知道宁远侯世子,沈玉容的妹妹沈如云,她的小姑子就很爱慕宁远侯世子,燕京城出了名的美男子。可这和她有什么关系?

小丫头兀自哭的出神,外面突然一个惊雷,照亮了屋中,寒屋破旧,被衾冰冷,也照亮了薛芳菲自己。

薛芳菲突然明白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了。

这个声音……娇娇脆脆的,虽然疲惫,却泛着少女特有的软糯。

这不是她的声音。

“我是谁?”薛芳菲问。

桐儿一愣。

“我是谁?”薛芳菲再一次问。

“您在说什么啊,”桐儿还以为她是在不忿,立刻道:“您是当今内阁首辅姜大人府上嫡出的小姐,姜家二小姐。”又补充了一句,“正经的金枝玉叶,首辅千金!”

姜家,首辅千金,姜二小姐,姜梨。

薛芳菲闭了闭眼。

她成了姜梨。

第三章千金

即使看了很多次,薛芳菲也很不习惯。

绣了边的铜镜上有一道裂痕,映出的人脸上也有一道裂痕。人面像是都扭曲了,镜中的少女十四五岁的模样,却和她的丫鬟桐儿一样,瘦的令人吃惊。

薛芳菲想起自己十四五岁的时候,断然不是这样面黄肌瘦的模样。说是首辅千金,看这模样,只怕比下人都还不如。这一张脸,和她原本的有着燕京第一美人的脸,实在是不能相提并论。

不过那一张脸,到最后也并没有什么好下场,仍旧是红颜薄命,一抔黄土。

薛芳菲的思绪不由得飞的很远,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没死,或者说,自己死了,却又活了过来,成了燕京姜家,当今的首辅千金姜梨。

姜元柏身为首席大学士,皇帝的恩师,当今文臣都要唯姜元柏马首是瞻。姜元柏在朝堂上也并不趾高气昂,倒是显得中庸,凡事像个和事老。但正因为如此,朝堂之中明着和他交好的人不少,至于暗中就更不知道了。

姜元柏的关系遍布朝堂,洪孝帝也对他信任有加,而姜元柏并不招摇。薛怀远说过,这样看似中庸,其实也是一种为官之道。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姜元柏是高官,而姜梨,也就是高门千金。

只是这个首辅千金过的实在不怎么样,姜梨的生母出身于燕朝有名的富商,襄阳叶家。叶家家财万贯,光是珠宝铺洪祥楼就在燕朝开了五十六家。当初姜元柏还不是内阁大学士,被叶老爷看中,就将叶家的小女儿叶珍珍嫁给了姜元柏。

谁知道叶珍珍嫁过去,三年才怀上姜梨,姜梨一岁的时候就病死了。姜元柏新娶了副都御使家的嫡女季淑然。季淑然一嫁过去头一年就生了姜幼瑶,等季淑然怀上第二胎的时候,姜梨七岁,宴客时候,当着诸位夫人的面把季淑然推下阶梯,季淑然小产,流下一个儿子,伤了根本,再也无法怀上孩子。

姜元柏大怒,多亏季淑然替姜梨求情,即便如此,姜梨还是被送到家庙静心。

只是姜梨的一个毒害嫡母,谋杀嫡兄的罪名是跑不了了的,燕京人提起姜二小姐,也只会记得她的毒辣之名。

其实叶珍珍死后,怕继母虐待姜梨,叶家也曾派人来接过姜梨,如果姜梨愿意,可以去襄阳叶家生活,但且不提姜家如何,姜梨自己却不肯,长此以往,叶家也不再来了。

薛芳菲也知道这些京城的闲言趣闻,只是没想到,那个所谓的毒辣心狠的首辅千金竟然过的这样狼狈,而在朝中名声极好的姜元柏,菩萨心肠的季淑然,却对濒死的姜梨不闻不问。

或许,这就是他们安排的。

姜梨是自己寻死的。

起因是当初叶珍珍还在的时候,姜家同宁远侯关系不错,宁远侯世子先出生,恰好比姜梨大一岁。叶珍珍同侯夫人想着不若定个娃娃亲,两家门当户对,彼此相熟,日后也好照应。

本是口头之约,结果宁远侯知道了,不久就让侯夫人正经的与姜家写婚书。叶珍珍虽然有些迟疑,也想到能和侯夫人成亲家也欢喜。侯夫人心底仁善,有这样的婆婆,必然能过的安稳。

后来虽然叶珍珍死了,宁远侯世子和姜梨的这门亲事却还是作数的。虽然燕京城里没有宣扬,可两家都有婚书作证。

可是前几日,来尼姑庵里送米粮的下人说起,宁远侯世子定亲了,定的是姜家三小姐姜幼瑶。

姜梨当时便惊呆了。

和宁远侯世子定亲的明明是姜梨,怎么会变成姜幼瑶?姜梨性烈如火,要回燕京讨说法,被来的婆子冷嘲热讽了一番。

如今燕京人只知姜三小姐,谁知道姜二小姐是谁。便是知道了,也只是个毒害嫡母幼弟的毒辣女子。这样的人怎么和宁远侯世子相配,想来宁远侯府上也并不将姜梨当回事,否则也不会同意亲事换人之事。

那婆子还嘲讽若是姜二小姐闹回去,也只是个笑话,就算最后真的宁远侯府上不得已娶了姜梨,也不会认真待姜梨,反而会厌恶她。

姜二小姐转身就投了湖。

被救起来后就大病一场,日渐消瘦,原本就很消瘦了,如今更是风一吹就倒。然而就算是病成这副模样,燕京也无人来看她。

或许只有等她死了,才会有人来为她收尸。

也许他们就是要让姜梨熬死在尼姑庵,让她自然“病故”,一切就由他们说了算了。

就像当初宁远公主和沈玉容要熬死薛芳菲一样。

桐儿愤愤的在一边劈柴,山上倒是不热,却冷又潮。主仆两个衣食住行都要自己动手,美其名曰“磨炼心智,修身养性”。被尼姑庵里的这些拿了银子的道姑们不动声色的折磨。

“早知道这样,当初还不如回襄阳叶家呢。”桐儿道:“咱们姑娘现在过得是什么日子啊。”

襄阳……

薛芳菲微微动容。

姜梨的外祖家叶家在襄阳,她想回襄阳桐乡。

她想回去祭拜父亲,想回去对着父亲磕头,是她不孝,嫁得狼心狗肺人,惹得无妄之灾,害老父气死,幼弟丧命。

想要回襄阳,她要先回燕京,可她现在连这座尼姑庵都出不了。

举手三尺有神明,下雨日,举头只有黑夜惶惶,看不到神明。

无碍,她一步一步走,总能走到想走到的地方。

永宁公主在她临死之际给她忠告,要她下辈子投胎在千金之家。如今她已在千金之家,虽是落魄千金,却再也不会任人宰割了。不知道这一回,他们可曾准备好?

薛芳菲已经死了,从今之后,她不是薛芳菲。

“我是姜梨。”她对自己说。

重新活过来的,姜家二小姐姜梨。

第四章寺庙

下了一夜雨,第二日天放晴,屋里的褥子全湿了。

桐儿在晒褥子,姜梨坐在屋里,桌上放着一沓鞋底。这也是她每日要做的事,纳完五十个鞋底,可得一串铜钱。铜钱在这山里没什么用,桐儿也不能下山,只能等上山来的货郎到了,从他手里买点糖糕吃。

这就是姜梨和桐儿唯一的奢侈。

从窗口看过去,桐儿踩在凳子上晾褥子,不远处有穿着灰色道袍的尼姑走过,并不看她们一眼。

她们支使不动这些尼姑,而当初姜梨是犯了错被送到这里来的,带在身边的只有一个桐儿。桐儿是叶珍珍给姜梨挑的丫鬟,一直陪在姜梨身边。

小丫头气性还挺大,望着两个尼姑远去的背影,“呸”了一声,骂道:“没毛的母鸡!”

姜梨知道她是早上去要床干褥子被拒绝,心里不舒坦才骂的,不由失笑。

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仆人,桐儿在这里呆了六年还是如此,大概原来的姜二小姐性子更激烈。想想也是,如果不激烈,也做不出愤而自绝的事。

这样性子激烈的人,在推继母流产后会喊冤吗?

姜梨想着从桐儿嘴里打听出来的这些事,据说姜二小姐抵死不承认伤害继母。姜梨想,如果真是她做的,应该会理直气壮地大声承认吧。

不过这些现在也不重要了。

桐儿晾完被子回来,就坐在姜梨身边。她被姜梨吓怕了,生怕姜梨一个不注意又投湖,这几日都寸步不离的守着姜梨。见姜梨发呆,就自己拿起鞋底做起来,姜梨看着小丫头指尖密密麻麻的针眼,夺过鞋底一扔,道:“别做了。”

“咦?”桐儿不解,“再过三日货郎就要来了,姑娘不是想吃麦芽糖了么?”

姜梨摇了摇头,反问道:“你想一辈子坐在这里,就等着每个月的麦芽糖么?”

“当然不愿意。”桐儿问,“可咱们现在在这里也出不去呀。”说罢又嘟哝道:“之前给老爷,给叶家老夫人也写过信了,怎么都没个回音儿呢。”桐儿的小脸一垮,“不会是忘了咱们吧。”

姜梨叹息,别说是递信了,只怕她们眼下的一举一动都在人眼皮子底下。一般犯了错的小姐送到家庙上去,因着主人家也送了银钱托付照料,尼姑庵的人也不至于对他们差到哪里去。而这里的尼姑分明就是刁难了,姜梨生病后,甚至大夫也没请,只怕全都是燕京城里的主意。

至于是哪位,不用猜也知道是那位继室夫人。

如果姜梨真的令她小产,季淑然肯定不会放过姜梨,如果姜梨没有令她小产,季淑然做出这场戏,目的也是不放过姜梨。

更何况现在姜梨的亲事也被抢了,姜梨什么都没有了,一个被她拒之之外不曾往来的外祖家?被丢弃的嫡女,在这个地方,就算是被杀了,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但为什么季淑然没有对她下杀手?

姜梨不认为这是对方心慈手软,或许是自己对那位继室夫人,或者是对姜家还有别的用吧。不是经常有这样的事情么,女儿被当做垫脚石与人联姻,为父兄的仕途铺路,就像沈玉容。不同的是,沈玉容把他自己当做联姻的筹码,而把薛芳菲当做了绊脚石。

姜二小姐让她想到了自己,一样的是被别人抢走自己的东西,一样被鸠占鹊巢,一样的无法为自己辩解。

桐儿眼睁睁的看着姜梨的脸色沉了下来,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不知道为何,桐儿觉得二小姐自从醒来后,变得有些奇怪。二小姐从来都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心直口快。和尼姑庵里的尼姑甚至打过架,容易激动,也容易生气,当然,这并不是二小姐的错,全都是那些坏人的错。

只是醒来后的二小姐,还从未生过气。她温温和和的,说话也变得轻言慢语,让人不知道她在想什么。而当她不说话思索的时候,桐儿就觉得有些害怕。

姜梨的手指抚过面前缝好的鞋垫,鞋垫的针脚细密,桐儿虽然聒噪了点,不过针线活确实不错。

她得想个办法离开这里了。

燕京城里的薛芳菲应当是死了,可永宁公主和沈玉容两个畜生是怎么圆谎的,她不知道。她还要再去看一看薛昭,还得想法子回桐乡一趟,薛怀远死了,两个儿女也死了,谁给他收尸呢?她还没见薛怀远最后一面。

她要离开这里,可如今燕京城里,整个燕朝没有人记得起她姜梨,一个无人记起的人,是不会被人带离这里。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主动离开这里了。

没人记起,就让世人记起,也并不是难办的事。

姜梨突然笑了。

桐儿吃惊的看着她,这还是这些日子,姜梨第一次笑,不是从前的冷笑或是苦笑,就是心情愉悦的,舒心的笑。这一笑,就令她枯黄的脸色霎时间生动起来,灿若朝花。

“桐儿,”姜梨问她:“你说有货郎会上山?”

“是啊,”桐儿道:“张货郎每年五月初十晌午到这里,咱们都和他说好了,要是有了好吃的糕饼糖果,先到咱们这来,任咱们挑。”

倒是大户人家的丫鬟,即便落魄了,即便只拿得出一串铜板,说起话来还颇有气势。

“有很多糖么?”姜梨问。

“很多呀。”桐儿问,“姑娘想吃糖了么?”

姜梨笑了笑:“想啊。”

太苦了,因为太苦了,所以惦念蜜糖的甜蜜滋味,这些糖能让她尝到甜味,也能令一些人觉得苦涩。

桐儿兴高采烈道:“姑娘想吃糖了就好,前些日子咱们多攒了些铜板,能换好几筐呢,姑娘想吃多少都行!”

姜梨道:“你说这附近就是鹤林寺了吧?”

桐儿呆呆的看着她,问:“姑娘也想去上香吗?”

“不。”姜梨道:“我不信佛。”

桐儿不解。

姜梨的笑意更柔和了一点,她说:“佛有什么好信的。”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

下一篇:朱门贤妻智斗腹黑夫君,六条标准逐一征服,演绎另类夫妻日常
上一篇:最完美星座搭配大公开:幸福满分,爱情长存!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