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鸿蒙手机怎么下steamapp
98
2025-07-21
我在拉脱维亚待了1年,说几句没人敢说的真话
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我一个在国内电焊厂干了十几年的老师傅,2023年会跑到拉脱维亚这个连很多人都没听过的小国家去打工。
当时是通过一个劳务中介介绍,说是去欧盟国家做技术工,月薪能拿到1500欧元左右,折合人民币一万多,比国内翻了一倍多。家里人都劝我"都四十好几的人了,还跑那么远干嘛",但架不住钱的诱惑,最终还是决定出去闯闯。
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年的经历,真的是五味杂陈。
里加机场初印象:这就是发达国家?
2023年3月,我拖着行李箱走出里加机场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就这?"
说实话,这个机场还没有我们市里的高铁站大,设施倒是挺现代化,但人真的少得可怜。后来才知道,拉脱维亚从1991年独立时的270万人,到现在只剩190万人,30多年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接我的是个当地华人老板,开着一辆有点年头的奔驰,路上他跟我说:"小兄弟,你来得不是时候啊,现在这里的年轻人都往外跑,每天光是里加机场就有五十多人托运行李告别。"
那一刻我心里就开始打鼓了。
工作不难找,但工资就那样
我被安排在一家做金属加工的工厂,主要负责焊接作业。说是月薪1500欧元,实际到手也就1200多一点,扣了税和保险。
刚开始觉得还行,毕竟按当时汇率算下来也有八九千人民币。但干了没多久就发现问题了——这边的工作强度比国内轻很多,但发展空间几乎为零。
我那个车间一共就七八个人,除了我这个外来的,其他人年龄都在45岁以上,而且干了十几年都还是原地踏步。老板是个拉脱维亚大叔,人倒是不错,但整个公司给人的感觉就是在"混日子"。
最让我震惊的是,厂里有个25岁的拉脱维亚小伙子,大学毕业两年了,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只能来工厂当普工。他跟我说,他的很多同学都去德国、英国打工了,"留在这里没前途"。
物价不高,但也没想象中便宜
生活成本确实比国内一线城市低一些。我在里加市中心附近租了个一居室,月租400欧元,房子有点老但设施齐全。
超市里的东西价格还算合理,一顿简单的饭菜5-8欧元就能解决。肉类相对贵一些,但蔬菜水果比国内便宜。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地人很多都在超市买最便宜的食品,生活水平真的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高。
但是,日用品和电子产品的价格跟西欧差不多,有时候甚至更贵。一件普通的羽绒服要卖到200多欧元,我的手机屏幕坏了,换个屏就要150欧元。
冬天真的很难熬
最难受的是拉脱维亚的冬天。从11月开始就进入漫长的冬季,气温经常在零下5-10度,最冷的时候能到零下20度。关键是阴天特别多,经常一个星期都见不到太阳。
每年有差不多一半的时间都在下雨或下雪,出门必须全副武装。我一个在东北长大的人都觉得这里的冬天格外难熬,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太阴郁了。
当地人告诉我,很多年轻人受不了这种气候,这也是他们选择离开的原因之一。
年轻人都跑了,留下的是无奈
在拉脱维亚待久了,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国家缺乏活力。
街上的年轻人真的很少,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我住的小区里,30岁以下的住户屈指可数。邻居大妈跟我聊天时总是叹气,说她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德国,一个在英国,"都不愿意回来了"。
在当地的华人圈子里,我认识了几个来这里留学后定居的中国人,他们普遍反映"这里生活节奏慢是慢,但太没有机会了"。一个在里加工作了5年的华人朋友说,他认识的拉脱维亚年轻人,10个里面有7个都想出国。
拉脱维亚人的"佛系"让人无语
让我最不适应的是拉脱维亚人的工作态度。不是说他们懒,而是真的太"佛系"了。
下午4点半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班,周五更是从中午开始就心不在焉。我刚去的时候,想多干点活表现一下,结果被同事劝阻:"别那么拼命,这里不流行加班。"
商店周日基本都不开门,银行、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更是让人抓狂。有一次我去办个证件,排了2个小时队,到我的时候工作人员说"今天下班了,明天再来"。
这种工作节奏在国内绝对是不可想象的。难怪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么缓慢。
真正让我决定回国的原因
说实话,如果只是为了挣钱,拉脱维亚的收入确实比国内高一些。但待了大半年之后,我越来越觉得没意思。
这里没有什么发展机会,整个社会给人一种"暮气沉沉"的感觉。年轻人都跑光了,剩下的中老年人就这样维持着现状,没有什么进取心。
最关键的是,我发现自己的技能在这里没有用武之地。国内现在制造业发展这么快,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但在拉脱维亚,很多工厂还在用十几年前的设备,工艺也相对落后。
2024年2月,我决定提前终止合同回国。虽然损失了一些钱,但我觉得值得。
回国后的感慨:还是祖国好
回到国内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充满了活力。
走在街上,到处都是年轻人,大家都忙忙碌碌的,充满干劲。工厂里的设备更新换代很快,新技术的应用也很广泛。虽然竞争激烈,但至少有奔头。
虽然国内的工资确实没有拉脱维亚高,但综合考虑发展机会、生活便利性、社会活力等因素,还是国内更有吸引力。
在拉脱维亚的那一年,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发达国家的陷阱"。表面上看起来条件不错,但实际上缺乏活力和机会,年轻人都用脚投票选择了离开。
最后想说的话
拉脱维亚不是一个坏地方,环境确实不错,社会福利也算可以,治安也很好。但对于想要发展事业、追求进步的人来说,这里真的不是一个好选择。
一个国家如果连自己的年轻人都留不住,那说明这个国家一定存在深层次的问题。拉脱维亚的问题就在于缺乏活力和机会,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种"温水煮青蛙"的状态中。
对于想要出国打工的朋友们,我的建议是:钱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自己的长远发展。有些地方看起来光鲜,但实际上可能是个"温柔的陷阱"。
旅游贴士:
- 如果只是去旅游,拉脱维亚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里加老城区
- 最佳旅游时间是5-9月,避开漫长的冬季
- 当地人英语普及率还可以,基本交流没问题
- 欧元通用,信用卡接受度很高
- 治安很好,基本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这就是我在拉脱维亚一年的真实体验,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刻意抹黑。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我相信,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祖国的土地更适合我们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