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风暴刮进地产圈!老板被抓,高管称“个人原因”纷纷跑路
今年1月20日,正荣地产老板欧宗荣因为违法犯罪被抓。这事开始后,民营房企的反腐行动拉开了。
8月22日,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因为违法,被辽宁新民市监察委员会关起来调查。这家欠了很多钱的房企,又出了新问题。
最近,江苏的金新城置业老板许培新也被上海市公安局采取了强制措施,并且立案调查。他控股的新三板公司金新城发公告确认了此事。公告说案件还在查,但没说具体原因。
资料显示,许培新和妻子李金妹一共拥有金新城置业100%股权。他们直接或间接控制了金新城91.11%的股份。公司股权太集中,而且管理上有很多家族色彩。职工监事大多是他们亲戚,外界怀疑公司的监督制度根本没用。
还有,8月万通发展老板王忆会收到了北京市公安局的拘留通知。他正在接受调查。这家老房企正在做转型,这件事使公司未来更加不确定。
现在的房地产反腐不再只是“抓现行”这一种办法。现在用大数据分析、区块链追踪等技术,能准确查出涉案资金的去向。即使钱被转了很多次,数据被删除,或者硬盘被格式化,技术也能把证据找回来。
在国外,猎狐行动和天网行动与120多个国家紧密合作。这彻底打消了涉案人员“跑去国外就能没事”的想法。
地方也在一起做专项整治。河南省长垣市自然资源局重点关注房产登记的关键步骤。他们计划做好四件事:完善制度、排查线索、深化作风建设、规范权限管理。
针对“五个不到位”的问题,他们加强了风险控制。他们严查违规收送礼金等隐藏问题。目标是从基层阻止腐败发生。
在反腐风暴影响整个行业时,很多大房企的高管接着辞职。他们都说是因为“个人原因”。人事变动的频率比往年高很多。
10月13日,万科企业在港交所发公告,董事长辛杰因为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和董事长职务。他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位。市场非常关注这个变化。
今年10月1日,华发股份公告说执行副总裁张巍因为个人原因走了。早在6月6日,公司董事张延也因为个人原因辞去了所有职务。半年里,两位高管接着离开。
3月27日,绿城中国也发了公告,张亚东因为工作安排辞去董事和董事会主席。在行业变动中,“工作安排”这种说法,常被认为是和“个人原因”差不多的委婉说法。
不只这些大公司,很多中小房企也换了很多高管。换的人包括董事长、总经理、财务和区域负责人。这涉及所有核心管理职位。
看上去,高管辞职多是因为“个人原因”。看看现在的行业环境,就很容易发现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
行业反腐力度大了。一些高管可能担心被查到以前的违规行为。他们选择主动辞职来躲避风险。
另外,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房企面临还债、业绩下降、战略转型等很多压力。管理层的责任和挑战大增。不少高管受不了巨大的工作压力,选择离开。
还有,房企调整战略也会造成人事变动。一些企业缩小地产业务,转向其他行业。原有的高管因为不适应新业务或想法不同,选择离开。万通发展在收购科技公司时,管理层也跟着调整了。
一些人离职也和公司管理结构优化有关。家族企业在转向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时,原来的核心管理人员会慢慢退出。
高管大量辞职给房企经营带来了短期影响。核心管理层的空缺可能造成战略无法执行,项目进度变慢。特别是在重组债务的关键时期,管理层的稳定直接影响债权人的信任和谈判进度。
对行业来说,这种人事变动是行业调整必然出现的。这表明了行业生态正在重建,也帮助了人才结构变得更好。
一批懂合规运营、会精细化管理、擅长新业务的人才,正慢慢走到核心职位。他们为房企转型带来了新力量。
并且,高管辞职潮也给行业敲响了警钟。这促使在职管理者更注重合法经营。他们放弃了过去粗放发展时的违规想法,推动行业管理水平整体提高。
业内人士说,监管层持续整治房地产,正在推动行业进入彻底清理阶段。
数据显示,近年来有76家房企出现违约,21家房企退市。今年的反腐和人事调整,又加快了这一进程。
有风险的企业加速退出市场。好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来整合资源。一些有钱的央企、国企和民营房企,开始接手违约房企的好项目。这让市场份额得到了更好的分配。
清理不只发生在企业层面,也涉及业务层面。很多房企缩小地产业务,卖掉不重要的资产。他们专注主业,或者转向高价值领域。
并且,行业资金得到了进一步规范。违规融资、挪用资金等行为被严格控制。很多被关联方占用的资金正慢慢被追回。金新城近年来的应收账款中,来自地产关联方的钱长期超过34%。这类资金隐患正在被解决。
结构重建首先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像金新城这种股权集中、家族管理的企业,面临很大挑战。
专家说,接手的人需要解决根本问题,比如分散股权、让家族成员退出日常管理、推动业务独立。职业经理人模式成了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次是业务结构转型。一些房企开始转向其他行业找新的增长点。万通发展花了8.54亿元收购数渡科技62.98%股权。他们进入高端芯片领域,想不再只靠房地产。
但是也有成功转型的例子。闻泰科技以前是房地产公司,它转向了移动通信设备和半导体业务。它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237.36%。
另外,市场结构也在变。保障房和租赁房成了重要发展方向。房企不再只开发商品房,而是转向“商品房+保障房+租赁房”的多种供给模式。这使住房回到了民生本质。
当整治工作深入,房地产行业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现在形成了中央和地方联动、行政监管与司法介入结合、技术手段和制度建设并重的全面监管局面。
房地产行业的彻底清理和结构重建,是行业发展到这个阶段必须做的。这也是监管层持续整治的必然结果。
结构重建不只是调整公司管理和业务方向。这更是行业发展逻辑的根本改变。发展不再依赖土地升值,而是依赖产品和服务创新。动力不再是资金,而是人才和技术。
尽管转型过程会很痛苦。一些企业会被淘汰,一些人会面临转型压力。但看长远,只有经过这样的彻底变革,房地产才能真正持续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民生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