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全员续约不算啥!LPL官方震怒或另有隐情,T1都把AL当心腹大患?
朋友们,魔幻现实主义的好看,就在于你以为它在讲故事,其实它在抽你的脸。
S15世界赛,LPL的最好成绩是四强。
然后呢?
被T1一个3:0直接抬走,打得像人机。
侮辱性极强。
这成绩,简直是把LPL的脸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完了还问你,就这?
尤其这次还是主场作战,等于是在自家客厅里被人把电视砸了,完了人还客客气气地问你,用不用帮你叫个收废品的。
这下,LPL官方这帮大哥坐不住了。说真的,这事儿就离谱。
据冠军教练朱开爆料,官方对这成绩非常不满意。
当然不满意了,这已经不是竞技问题,这是商业问题。
英雄联盟现在什么情况?
看的人比玩的人多。
你把它当成一个内容产品,LPL就是本土最大的内容供应商,结果自家产品连续几年在年度最大盛会上拿不到最高奖,用户凭什么还为你买单?
外媒都统计了,决赛海外观众峰值掉了快20%。
国内的数据只会更难看。
用户的情绪价值得不到满足,用脚投票是最诚实的。
所以,你看LPL接下来要搞的这些“大动作”,本质上不是为了电竞荣耀,而是为了挽救市场信心。
所有的改革,背后都明码标价。
1、病急乱投医,吃大力丸还是安慰剂?
LPL的第一个骚操作,据传是要放开韩援限制。
这逻辑特别简单粗暴,就像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不想着怎么改进学习方法,而是琢磨着怎么把隔壁学霸的脑子换过来。
我们青训不行,抓不出天才少年?
没关系,直接去LCK超市进货。
短平快,见效快。
但这是大力丸,还是饮鸩止渴?
大力丸吃多了,自己身体就垮了。
你全靠买来的超级明星撑场面,那本土选手的成长空间在哪?
青训体系的建立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一个让新人犯错、成长的土壤。
你现在直接把土壤都给掀了,告诉所有人“别种了,我们直接买菜”,那以后就永远只能买菜了。
万一哪天人家不卖了,或者菜价涨到你买不起了呢?
这事儿,真的、真的很危险。它解决的是眼前的KPI,但透支的是长远的未来。
第二个骚操作,是学传统体育,引入教练暂停和赛中沟通。
这个听起来很美好,很“专业”,对吧?
教练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但你仔细琢磨一下,这规则对谁最有利?
是那些选手决策能力一般,但教练组特别牛逼的队伍。等于给选手配了个随身军师。
那对谁是削弱?
恰恰是T1这种队伍。
Faker这种级别的选手,他的游戏理解和临场决策本身就是BUG级的存在,他自己就是教练。
T1强就强在五个选手在场上像一个大脑在思考,冷静、果断、几乎没有决策失误。
你现在加个教练进来,对他来说是帮助吗?
可能还是干扰。
讲白了,这个规则就像给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都发一个计算器。
对数学不好的同学来说是雪中送炭,但对那些心算堪比计算机的学神来说,这玩意儿有啥用?
甚至还嫌按计算器浪费时间。
这个改动,本质上是在试图拉平上限和下限的差距,让比赛“看起来”更焦灼。
但它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为什么我们的选手在场上做不出最优决策?
是天赋不够,还是训练体系出了问题?
我反正是没看懂,这到底是想提升比赛质量,还是想让菜鸡互啄变得更好看一点?
2、兄弟LOL,是蜜糖还是砒霜?
再来看IG,今年打了个“17强”的尴尬名次,但粉丝居然挺满意。
为啥?
因为跟T1打得有来有回,输了,但没跪着。
TheShy在采访里那段话特别有意思,他说以前的队友像同事,今年的队友像朋友。
Wei来了之后,赢了比赛TheShy会激动地大喊“Nice”。
放假了,大伙还一块出去玩。
(插一句,TheShy说这话的时候,那个味儿太对了,不是商业互吹,是真觉得舒服)。
所以粉丝们就high了:我们IG现在是兄弟LOL!
只要全员续约,磨合磨合,明年干翻T1不是梦!
最近IG发的集体活动海报,时间点卡在转会期之后,似乎也在暗示全员续约的可能。
这逻辑很感人,也很天真。
兄弟LOL,best LOL?
那是安慰剂,不是大力丸。
队伍氛围好,内耗少,沟通成本低,这当然是好事。
这能让一个80分的队伍稳定发挥出80分,甚至偶尔超常到85分。
但它能让一个80分的队伍,去打败一个常年稳定在95分的系统吗?
T1的强大,是OFGK这个核心组合长期磨合出来的肌肉记忆,是俱乐部一整套科学、严酷、甚至反人性的训练体系堆出来的结果。
他们打决胜局,心态稳得像是在打一把排位。
那是刻在骨子里的专业主义。
IG的“兄弟情”,在T1的“冠军系统”面前,就像一个温馨的手工作坊,要去挑战一条精密的工业流水线。
你能生产出很有格调的艺术品,但人家生产的是标准化的杀戮机器。
全员续约,然后呢……明年就能力压T1了?
我觉得这更像是一种美好的祝愿。
商业世界不相信眼泪,竞技赛场也不相信情怀。
续约能留住当下的快乐,但未必能买来未来的冠军。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法。
3、被T1“惧怕”的AL,活在传说里?
最后说说AL,今年世界赛最大的“传说”。
Faker在赛前采访里,点名说对AL印象最深刻,说他们队伍联动和战术计划做得好。
T1抽到AL的时候,全队那个表情,跟中了头彩似的——只不过是中了个“谢谢惠顾”。
Oner震惊,Doran凑上来看,全队反应:不是好签。
于是LPL观众又高潮了:原来AL这么猛!
连T1都怕!
求求了,AL全员续约,明年为LPL夺冠!
朋友们,清醒一点。
这叫“惧怕”吗?
这叫“专业选手的尊重”。
就像一个武林盟主,看到一个后起之秀耍了一套没见过的精妙剑法,他会称赞“这剑法不错”,会提高警惕,但这不代表他觉得自己会被这个后生打败。
T1对AL的“忌惮”,恰恰说明了T1的专业。
他们会认真研究每一个对手的独特之处,哪怕这个对手的整体实力跟自己有差距。
Faker说AL的“游戏计划和战术很好”,潜台词是,你们的战术设计有点东西,但也就这点东西了。
至于AL续约,Tabe教练喊话shanks明年努力,俱乐部文化又是“不主动踢人”,主打一个“兄弟情义”,小涨薪留人。
这听起来是不是跟IG的故事有点像?
还是那个问题,靠“兄弟情义”和“小富即安”的文化,能打造出一支冠军之师吗?
Tarzan、圣枪哥、香克斯这些核心选手,是愿意为了团队牺牲个人利益,拿个差不多的工资继续“快乐LOL”,还是去市场上寻求一份能让自己下半辈子无忧的顶薪合同?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商业选择题,跟梦想和情怀的关系,其实没那么大。
说白了,LPL的S15惨败,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期末大考,把所有人的底裤都扒干净了。
现在官方、俱乐部、粉丝,大家都在疯狂找药吃。
有人想吃“韩援大力丸”,有人想吃“教练速效救心丸”,还有人沉浸在“兄弟LOL”的温情安慰剂里。
但真正的病根,那个叫“科学青训体系”和“职业化精神”的苦口良药,似乎没人愿意去碰。
因为吃那个药,太苦,也太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