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战略核打击上将解甲归田?特朗普根本不怕乱,在军队大搞服从性测试
近日,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司令托马斯·比西尔上将出人意料地宣布辞职,这位掌管美国全部空基和陆基战略核打击力量的四星上将,在社交媒体上以“个人和家庭原因”解释了自己的决定。就在他公开辞职的前一天,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刚刚召集全球美军将领开会训话,要求不认同其观点的军官“可以离开”。
比西尔的离职绝非普通人事变动。作为美国核打击力量的最高指挥官,他手中掌握着近450枚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部队。这位F-15战斗机飞行员出身的将领,曾被特朗普提名为空军副参谋长,却在政治漩涡中选择急流勇退。
比西尔上将的辞职仪式低调得反常。没有盛大的退役典礼,只有一封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的公开信。他在信中写道:“我与妻子芭芭拉经过深思熟虑,出于个人和家庭原因,决定申请从美国空军退休”。然而,信中对特朗普政府的核政策只字未提。
这位上将自2022年12月执掌全球打击司令部以来,他主导着美国“三位一体”核力量中陆基和空基两大支柱。然而今年7月被提名为空军副参谋长后,情况悄然生变。9月初,有消息称他的提名被撤回。
在赫格塞思主持的全球将军大会上,气氛剑拔弩张。这位防长直言:“不认同我观点的人,你们可以离开。如果今天我说的话让你不满意,你可以选择马上辞职”。更令人惊讶的是,特朗普本人随后登台强调,谁想走可以走,但“这些人就得放弃自己的前程了”。
比西尔领导的全球打击司令部,近年来屡屡成为丑闻焦点。这支掌握着毁灭性力量的部队,内部管理问题层出不穷。
2014年,蒙大拿州马姆斯特罗姆空军基地爆出集体作弊丑闻,91名导弹发射军官在月度测试中作弊。当时第341导弹联队指挥官罗伯特·斯坦利上校被迫辞职,他在辞职信中承认:“洲际弹道导弹部队的名誉因军官极端自私的行为而被玷污,我们让美国人民失望了”。2019年,全球打击司令部的最高级别士官托马斯·马佐内又因性丑闻被解职。这些事件串联起来,勾勒出一支纪律松弛的队伍轮廓。
特朗普政府对军队高层的忠诚度考验公开化,这在美国近代史上实属罕见。赫格塞思作为特朗普的亲密盟友,其上任以来推动国防部更名“战争部”的倡议已引发争议。这位前福克斯新闻主持人缺乏五角大楼任职经验,却一跃成为国防部长,打破美国防长多为资深军事或商业人物的传统。
美军核威慑能力正面临严重考验。“哨兵”洲际弹道导弹项目成本已从960亿美元飙升至1409亿美元。同时,该项目进度大幅推迟,从原计划的2026年推迟至2028年或更晚。
与美军核现代化项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第六代战机研发上采取体系化推进思路。成飞研发的歼-36重型战斗机和沈飞研发的歼-50舰载战斗机,分别针对不同作战需求设计。这种并行推进的模式,彰显了中国航空工业的高效与成熟。
中国六代机研发更强调“体系作战”,注重与航母、东风导弹的协同作战能力。而美国则因为预算压力,不得不砍掉F/A-XX项目,集中资金保证F-47在2030年前首飞。
B-21轰炸机项目尽管进展相对顺利,已进入低速生产阶段,但也面临挑战。美国空军计划采购至少100架B-21,每架造价超过7亿美元。然而,该项目采用“边试飞边研发边生产”的模式,可能产生无法预料的技术问题。
比西尔的选择可能只是开始。随着11月中期选举临近,更多美军高层军官面临艰难抉择:是坚持职业操守,还是效忠个人?这场军政关系的考验,可能重新定义美军的未来走向。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