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颜值“撕漫脸”集结!电影《渐醒的青春》8月8日济南开机
141
2025-07-20
老张攥着退伍证站在军人候车区门口,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兵刚从工地下班,腰疼得直不起来,看见军人候车区空荡荡的,心想进去歇会儿总没问题吧。
工作人员却像堵墙似的挡在门口:"不好意思,这儿是现役军人专用。"老张掏出退伍证的手僵在半空,那张泛黄的证件上"光荣退伍"四个字显得格外刺眼。
这事儿在网上炸开了锅。有人拍着桌子喊:"当过兵就是一辈子兵,凭啥不让进?"也有人撇撇嘴:"军人候车区是给现役的,退役了就别凑热闹。"两边吵得不可开交,活像菜市场里讨价还价的大爷大妈。要我说啊,这事儿就跟老北京炸酱面似的,看着简单,里头的门道可深着呢。
军人候车区空着不让坐,这事儿搁谁心里都不舒坦。老张当年在部队可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抗洪抢险时三天三夜没合眼,现在倒好,连个座位都"不配"了。他拖着行李往普通候车区走的时候,背影佝偻得像根老竹竿。旁边有个小伙子看不过去,嘟囔着:"这规定也太死板了,空着也是空着。"工作人员也很无奈:"上面规定的,我们也没办法。"
其实这事儿要掰扯起来,得从军人优待政策说起。咱们国家向来重视军人待遇,从古时候的"军功爵制"到现在的"军人依法优先",都是为了让当兵的没有后顾之忧。问题就出在这个"优先"到底优先到啥时候?是服役期间管用,还是退伍了也能享受?这事儿就跟丈母娘看女婿似的,越看越糊涂。
有人拿大学生打比方:"你考上清华,毕业了还能随便进图书馆吗?"这话乍听挺在理,可细想又不对味儿。军人保家卫国,跟上学读书能一样吗?要我说,这更像老字号饭庄的VIP卡,就算过期了,掌柜的看见老主顾来了,好歹也得给加个座不是?
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老美的退伍兵坐飞机都能走快速通道,毛子那边更干脆,退伍军人坐公交地铁统统免费。咱们这儿倒好,军人候车区空着也不让老兵坐,这不是跟自家兄弟见外吗?要知道全国有五千多万退役军人,每年还有好几十万新鲜出炉的退伍兵,要是连这点儿便利都不给,那"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不成了一句空话?
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也挺委屈。规定白纸黑字写着"现役军人专用",他们就是照章办事。可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大中午的候车区空无一人,让腰疼的老兵进去坐会儿能咋地?又不是要抢现役军人的座位。这事儿就跟小区门禁似的,生人肯定不能进,可要是老邻居忘带门禁卡,保安大哥不也通融通融?
要解决这个问题,光打嘴仗可不行。短期来看,车站可以灵活点儿,高峰期留给现役军人,平时让退伍老兵也沾沾光。长远来说,得把政策捋明白了,到底哪些优待退伍了还能享受,别让好政策成了摆设。最重要的是大伙儿心里得有杆秤,今天怎么对待退伍兵,明天现役军人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对待。
老张最终坐在普通候车区的塑料椅上,望着二十米开外空荡荡的军人候车区。那几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就像他当年胸前的军功章一样闪闪发亮。旁边有个小孩好奇地问妈妈:"那个爷爷为什么一直看那边?"妈妈压低声音说:"那是军人待的地方。"小孩眨着眼睛:"可爷爷不是军人吗?"这一问,把周围人都问沉默了。
军人可以退役,但那份保家卫国的荣誉永远不会褪色。一个社会的温度,往往就体现在这些细微之处。当我们在讨论一个座位该不该坐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思考该怎么对待那些曾经守护过我们的人。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关键看咱们心里那本账怎么算。
这篇文章重点是打造出积极又健康的网络氛围,里面没包含任何违反规定的东西,要是有侵权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