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陈北李”双星闪耀:为何李大钊从未进入中共核心领导层?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历史上,“南陈北李”是不能不提的两大功臣。
“北有李氏,南有陈家,双星闪耀;在漫漫长夜之中,我们仰望这些璀璨的星辰。”
在弘扬共产主义理念的历史长河中,陈独秀与李大钊堪称最为璀璨的“双子星座”,他们不仅是无数热血青年心中的楷模,更是备受崇敬的两位“精神导师”。二人齐名并进,才识与贡献难分高下。
但是,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独秀连任五届最高领导人,李大钊却只是中央委员,一直没有进过中央局,两人的地位产生了很大的落差,这是什么原因呢?
起初,李大钊年岁尚轻,革命经历亦较为有限。
许多人误以为,李大钊是毛主席的“革命先师”,且为毛主席的长者,然而事实上,李大钊诞生于1889年,仅比毛主席年长四岁,二者均为同代人。
陈独秀,生于1879年,较李大钊年长整整十载。在那个时代,十岁的差距几乎意味着两代人的代际差异。因此,当陈独秀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李大钊尚处于求学阶段。
诸如在1901年,陈独秀便因参与反清宣传活动,遭受了清政府的通缉,迫不得已逃亡至日本。归国后,他仍旧投身于反清运动。与此同时,李大钊年仅12岁,正就读于私塾之中。
迈入1913年,陈独秀因投身于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而身陷囹圄。翌年,即1915年,他创立了《青年杂志》,该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对无数怀揣爱国情怀的青年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刻的李大钊,正远赴日本深造,尚是一位稚嫩未脱的留学生,同时,他也是《新青年》的忠实读者。
直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辉煌胜利,李大钊方始全力投身于共产主义的宣传推广,逐渐与陈独秀比肩并行。
因此,在革命历史的资历方面,李大钊与陈独秀之间实难相提并论。
毛主席曾评价:“陈独秀堪称五四运动的总指挥,该运动实际上由他引领。他与李大钊等同志等一众志士,共同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显而易见,在毛主席的眼中,陈独秀被视为最为关键的“总司令”,而李大钊则被评价为“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次,李大钊在我党历次召开的代表大会中,亦屡次未能出席。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陈独秀与李大钊都没有参加,但是,陈独秀仍然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
本次盛会亦设立了中央局,成员由三位构成。陈独秀担任书记一职,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主管宣传工作。相较之下,李大钊并未获得任何职位。
关于李大钊未能出席“一大”的原因,众说纷纭。一方面,李大钊当时身兼北大教授及图书馆主任之职,肩负诸多事务,无暇分身前往上海。另一方面,他在6月份前往总统府请愿时,不幸头部遭受士兵刺刀所伤,行动不便,难以成行。此外,北京小组在接到“一大”召开的通知后,尚未充分认识到此事的重要性,因而未安排李大钊出席,转而派遣张国焘与刘仁静代表出席。
因此,广泛观点认为,李大钊若出席,中央局组织主任一职极有可能落入他之手,鉴于张国焘是以其代表的身份出席,这“组织主任”的位置似乎早有预留,专为李大钊而设。
自然,即便李大钊亲自踏足,亦无法撼动陈独秀的崇高地位,陈独秀依旧稳居众人共认的第一领袖之位。
至1922年7月,中共二大隆重召开,正式组建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继续担任委员长一职,其他委员包括邓中夏、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值得注意的是,李大钊的名字并未出现在委员名单之中。
此次会议,李大钊依旧缺席,即便他亲临现场,亦无法替代陈独秀之地位。
直至1923年6月中共三大的召开之际,李大钊方始出席,并被选为中央委员,尽管如此,他仍未成为中央局的一员。
这一届的中央局共有五人,包括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陈独秀是委员长,毛泽东是秘书,罗章龙是会计,三人负责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
李大钊,身为九名中央委员中的一员,其地位尚不及毛主席、蔡和森等诸位显赫。
至1925年1月召开的中共四大,李大钊虽未能亲临会议,然与往次相似,再度当选为中央委员,遗憾的是,他依旧未能跻身中央局。
彼时,中央局之最高领导席位仍由陈独秀执掌,其余四位要员分别为蔡和森、张国焘、瞿秋白与彭述之。
至于李大钊未能出席此次盛会,此一原因主要关联两位人物。
一个是冯玉祥,他在1924年10月发动了北京政变,推翻了曹锟政府,还驱逐清废帝溥仪离开了紫禁城,但不久后,北京的大权落到了段祺瑞手上,形势非常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必须要有一个有分量的人留在北京,李大钊无疑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恰逢中共四大在上海隆重召开之际,李大钊正身处北京,携手冯玉祥,与段祺瑞展开激烈的斗争,无暇分身,未能参与到四大盛会之中。
另一位则是孙中山。在1924年11月,孙中山发布了《北上宣言》,随即启程前往北京。然而,由于健康状况堪忧,他无法履行正常工作职责,只得委托自己极为器重的李大钊等人担任国民党政府会议的政治委员,协助处理事务。因此,李大钊亦未能抽身前往上海参加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1927年4月27日,中共在武汉举行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与会者达到82人,创下了历次大会的最高参会人数。关于李大钊是否出席了此次会议,尚无确切记载。
深感痛惜,1927年4月6日,李大钊不幸被反动军阀拘捕入狱,并于4月28日壮烈牺牲,英年早逝,年仅38岁。
在本次盛会中,陈独秀第五度荣膺最高领导职务,然而,与他并驾齐驱的李大钊,却不幸与世长辞,令人不胜唏嘘!
不过,李大钊虽然没有担任过共产党的重要职务,但是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是我们党的伟大先驱,值得我们永远敬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