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未曾预料到,印巴空战失利后印度竟陷入如此境地

80 2025-08-18 19:59

印度空军那支精锐的作战群突然冲向巴基斯坦,莫迪政府满心想着能搞出个小胜利,提振士气。然而,没想到一出手竟引发了国家命运的巨大变局。仅仅一小时,巴方空军就用中国造的预警机和歼-10CE战机,又加上PL-15E导弹,轻松以6:0的悬殊比分击落了印度的主力战机,其中还包括三架价值2.4亿美元的法国“阵风”。

这次被国际军事专家称作“体系对抗中的降维打击”的空战,揭示了印度那些看似先进的“万国牌”武器装备背后,指挥系统其实非常乱,数据链之间也根本不搭调,漏洞满满。印度的飞行员甚至不得不用明语进行呼叫,眼睁睁看着领机在自己面前炸得稀巴烂。

空战遭遇惨败以后,莫迪政府搞了个叫“朱砂行动”的全球宣传战。七个代表团带着总共150页的宣传资料,跑了32个国家,想把这次失败吹成“反恐大获全胜”。

实际上,印度可没占到啥便宜,遭到了一记狠狠的耳光——在东京,日本外相只安排了15分钟的形式会面;在首尔,代表团连个正部级的官员都没见到;至于新加坡,整个过程都挺冷淡的态度。

更让印度窝火的是,法国达索公司急忙要求对印度库存的阵风战机进行紧急检查,生怕坠机的责任被推到自己头上。西方媒体纷纷揭露印度的说辞,特朗普还用“耻辱”来评价这次空战的输赢,直指五架战机的损失。这场花了不少钱的“胜利秀”,最终成了国际外交圈的笑话。

三个月过去,真正的经济重击就来了。八月初,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对印度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25%的惩罚性关税,范围包括医药、钢铁、信息技术等重要行业。这一招直接断了印度的经济增长线儿,因为印度对美出口额达870亿美元,差不多占到GDP的三百分比左右。

苏拉特纺织厂的订单锐减了30%,工人们只好被迫休无薪假;而海德拉巴的药企股价一下子暴跌了12%,这些企业里面有接近一半的利润是来自美国市场的。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抖了个狠话,骂印度是“死路一条的经济体”,还搞联合作战,和巴基斯坦一块开发俾路支省的油田,真是让印度在地缘政治和经济上都遭到双重打击。

莫迪政府的策略性错误在危机当中彻底暴露出来了。军事方面,盲目相信“用钱买现代化”,结果忽略了自主体系的打造;外交方面,本想着搞“战略自主”,实际上在大国之间摇摆不定,投机取巧。这印度一边加入了美国牵头的“四方安全对话”,一边又大量购买俄罗斯的石油,转手卖给欧洲赚差价,这操作搞得美国很不开心,底线都被触碰了。

当特朗普把关税和俄油捆绑在一块,威胁着追加100%的惩罚税时,印度陷入了尴尬境地——要是不放弃俄罗斯的石油,能源成本一下子飙起来;要是坚持进口,就怕让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真是左右为难啊。

经济体系的脆弱点让危机扩散变得更快了。制造业在印度的GDP中只占13%,比起中国的28%来说,差距还挺大呢。

所谓的“印度制造”战略,说起来名头挺响,可实际操作没想象中靠谱:苹果在那边建的工厂,本土化率还不到15%,半导体呢,90%都得靠进口,印度自己生产的少得可怜。长城汽车砸了十亿美元投资,最后直接转投巴西了。物流成本比东南亚高出整整40%,产业转移的计划,也基本上搁浅了。在关税猛砸下去的情况下,印度自己反制的手段都没凑齐。

在国际舞台上,印度正迎来全面的孤立局面。德国商业银行把它从“全球五大新兴经济体”名单上踢出去;中东国家因为印度偏袒以色列,渐渐疏远了关系;南亚邻国纷纷倒向另一边——马尔代夫让印度军队退出来,斯里兰卡拒绝合作,孟加拉国则转而向中国采购设备。以前被认为是中美两头争夺的“香饽饽”,如今变成了“左右夹击的战略弃子”。

莫迪在努力抓住那最后一根稻草。今年七月,他匆忙重新启动了中俄印三国之间的对话,主要谈的还是能源和粮食方面的安全问题。

中国的反应挺挺稳当,态度有点慎之又慎:印度在金砖组织里抵制用人民币结算,但是又靠着这个组织拿了350亿美元贷款;对于一带一路的支持也不是很一贯,时好时坏,还常常在边境上闹摩擦。北京都看得明白,觉得新德里的那点摇摆挺清楚,合作嘛,还只是试探性接触,没打算太深入。

就在莫迪一喊大家多买国产货、自救自救的同时,印度的经济状况可是急剧走低:年轻人的失业率达到18.3%,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也掉到19.7%,而5月份的失业率更是飙升到5.6%。

美国的关税措施估计会让GDP增长率降低大约0.4个百分点,如果再加上俄罗斯油的惩罚税,经济衰退几乎就是板上钉钉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把印度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从之前的水平调低到4.3%,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

从阵风战机在克什米尔折戟,到特朗普关税狠狠砸在新德里,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莫迪那所谓的“大国梦”一下子被拆了个粉碎,军事上的神话破灭,外交上的面子丢尽,经济基础也开始摇摇欲坠,真是一波三折,完完全全陷入了尴尬境地。

这次危机的根儿其实就是战略上的短视结果:相信金钱可以把国防现代化搞定,但偏偏不肯在自主体系上下大力气;曾经幻想能在大国竞争中游刃有余,可结果却丢掉了所有的信任筹码。

当世界经济格局开始重新排列组合,能真正支撑起14亿人民梦想的,不是那些空洞的“胜利故事”,而是踏踏实实、稳扎稳打的发展韧劲。

一些国际观察人士说,要是印度不从体制方面好好调整制造业和外交策略,那所谓“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的梦想,就可能变成南亚烈日当头下的空中楼阁,泡影飘渺。

下一篇:姬发的人生传奇
上一篇:水均益战地人生不服输,家庭喜事暖心满满,网友纷纷点赞真情流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