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沿江高铁8站施工中标,泰州南站中标金额最大,达17亿元!
家门口要建新高铁站了!这次可不是随便说说,招标结果已经白纸黑字公布,连每座车站造价都算得清清楚楚。最贵的泰州南站居然要花十七亿,相当于三百多个小学操场那么大。施工队这两天就要进场搭围挡,预计七百多天后,咱们就能在崭新站台等着乳白色动车组进站。
这次招标涉及八座新建车站,从太仓到仪征北站,每座站房规模都经过精确计算。比如启东西站将近一万八千平米,比如皋西站大出一倍还多。中标单位清一色是铁字头建筑企业,他们不仅要盖候车大厅,还得同步修建站台雨棚和地下通道。这些蓝色屋顶的钢结构雨棚,将来会成为沿线城镇的新地标。
现在经过施工路段,能看见测量员扛着仪器在田间定点。推土机已经开始平整土地,这种热火朝天的场面要持续两年。按照计划,这些车站将在2027年秋天交付使用。到时候现在长满油菜花的空地,会变成能同时停靠八列动车组的现代化交通枢纽。
特别对泰州居民来说,这条高铁意味着第一次在家门口坐动车去上海。目前从泰州到上海需要在南京换乘,最快也要三小时。新线开通后,理论上九十分钟就能抵达虹桥站。这条线路设计时速三百五十公里,采用无砟轨道技术,列车跑起来比现在过境的动车组更平稳。
沿线小城镇正在悄悄发生变化。黄桥镇做烧饼的师傅们都在议论,以后是不是该开发便携装烧饼当特产。如皋苗木种植户盘算着,早上采摘的盆景能不能赶上午后送到上海花市。这些变化比官方宣传的经济辐射来得更真实,也更有温度。
别看现在招标价动辄数亿,其实每分钱都有精细规划。泰州南站三万多平米的面积,每平米造价控制在四万七左右,这价格在上海市区还不够买半个卫生间。建筑公司要用这些钱完成从地基到候车椅的所有配置,还要预留智能检票系统和母婴室设施。
与高铁站同步建设的还有配套公路网。启东市政府正在规划六条公交线路衔接新车站,海门北站则预留了地铁接入条件。这些藏在招标文件里的细节,将来会直接影响咱们出行的便利程度。
当列车以三百五十公里时速驶过长江大桥时,乘客几乎感觉不到颠簸。这种平稳来自无砟轨道和无缝钢轨技术,就连转弯半径都经过精密计算。将来带孩子体验首班车时,记得观察窗外景物飞逝的速度,那种时空压缩的奇妙感受,是普通火车给不了的。
现在施工队最头疼梅雨季节,混凝土浇筑遇上连续阴雨会严重影响进度。不过项目经理们早有预案,他们采用装配式施工法,把站台雨棚分成几百个预制件,就像拼乐高那样现场吊装。这种创新让整体工期缩短了百分之十五。
看着招标文件里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的报价,不禁感叹基建狂魔的严谨。每根钢结构横梁的螺栓数量,每平米地砖的耐磨系数,甚至卫生间扶手的安装高度,都经过数十轮测算。正是这种较真,保证咱们将来候车时连手机信号都不会衰减。
想象两年后的清晨,上班族端着咖啡通过闸机,学生背着书包奔向站台,老两口拖着行李箱寻找自助取票机。这些即将发生在水晶穹顶下的日常场景,此刻正由戴安全帽的工人们一砖一瓦搭建。当你某天突然发现窗外闪过流线型列车时,会不会想起今天读到的这些施工细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