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东北军一连长率部投奔八路军,十年后他的名字家喻户晓
“同志们,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
在1950年11月28日下午,志愿军第38军第113师师长江潮,对全师指战员下达一条铁令:在接下来的14小时内,用两条腿和美军的汽车轮子“赛跑”!
钢铁行军
在入朝之后,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发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
对正在嚣张势头上的联合国军,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们给了他们迎头痛击。麦克阿瑟本想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却被志愿军钢铁般的攻势硬生生打退回去。
那之后,朝鲜战局得到初步稳定。但麦克阿瑟显然没被打服,紧接着又发出“圣诞节前打赢战争”的豪言壮语。
联合国军迅速展开“圣诞节”行动,妄图在朝鲜北部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围歼,并赶在鸭绿江的江水被完全冻结前,占领全朝鲜。
在1950年11月6日,西线的志愿军部队遭到联合国军的强烈反攻。联合国军出动大量飞机,意图切断志愿军的人员和物资运输通道。
在那段时间里,志愿军的后勤运输面临极大困难。车队在公路上行驶时,随时可能遭到敌机的狂轰滥炸。
行军的速度也大大降低,因为志愿军战士们必须时刻警惕天上的动静,一旦有敌机飞来,就得立即隐蔽。
偏偏敌机轰炸的间隔很短,最短时仅仅只有10分钟。
西线的美第8集团军再次渡过清川江,向北进犯;东线的美第10军向北突进,袭击中朝军队侧翼。
最后,按照麦克阿瑟的计划,东西两线联合国军将会师,在江界以南的武坪里一举围歼中朝军队,继而进逼鸭绿江。
“我们决不能让敌人得逞!”
在11月8日,在分析过敌人进攻的态势后,志愿军指挥员制定作战方针:
在东西两线,志愿军都要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要先将敌人侧翼一路击溃,再猛然向中间扩张战果。
依照这一作战方针,志愿军各部队在与敌人接触后,都边打边撤,令敌人以为占了上风,进而“乘胜追击”。
麦克阿瑟对我军的意图也是完全没怀疑。在他眼里,志愿军依然是一支“弱小的”军队,被美军打怕不是很正常嘛。
结果,他很快就尝到了轻敌的后果。
随着美军部队都被引入预定作战区域,志愿军各部队展开行动。
在西线的美第8集团军完全进入战场后,东西两线的志愿军,分别在11月25日、11月27日对敌人发动强大反击。
这一下,就像往美军脸上抽了个大耳光,把美军完全打懵了。在志愿军的进攻下,美军伤亡惨重。
美军指挥官害怕后路被切断,到时连逃跑都没得逃。
于是,美军部队纷纷脱离战斗,乘着汽车飞一样地往南溜了。
经过分析,志愿军确认美军在往三所里方向撤退。那是一座位于清川江以南的小村庄。
要想阻断敌人退路,志愿军就必须抢在美军之前,占领三所里。接到这一重大任务的,是志愿军第38军第113师。
113师的师长江潮,在收到指令后,立即命令战士们动身。他们只有14小时,必须分秒必争!
就这样,113师的志愿军指战员们,开始了一场超乎想象的急行军。
第二天天一亮,战士们正在快速赶路,就听到天上传来敌机的轰鸣声。
从那较为高而尖的声音推断,江潮确定那是敌人的侦察机,而非轰炸机。
政委正要下令全军隐蔽,却被江潮拦下。
江潮下令:“所有人把身上的伪装都卸下来!就在这大路上接着走,不要惊慌!”。
师长为什么会这样下令?这样敌人的飞机不会注意到我们吗?
战士们虽然很是不解,但还是毫不犹豫地遵循命令。
轰鸣声越来越近,敌人的侦察机在他们头顶上盘旋了几圈,就飞走了。
正常来说,侦察机来后,不出一会儿就会有轰炸机飞过来投炸弹。但在整整一天之后,113师也没有遭到空袭。
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飞到上空侦察时,美军飞行员大致看了一下,一看都是东亚面孔,下意识觉得这是刚刚溃败的南朝鲜军。
开战这么多天,美军飞行员们已经看过太多类似的景象。南朝鲜军打仗是一个赛一个的不行,偏偏跑得比谁都快,撤退起来最在行。
地上这一大堆东亚人,一个个衣衫破旧,还跑得飞快,不是南朝鲜军还能是什么人呢?总不能是志愿军吧?
飞行员摇摇头,直接飞回机场。
就这样,113师有惊无险地和空袭擦肩而过。
他们一路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步兵攻击史上的奇迹。他们真的在14个小时之内,用双腿急行70多千米,并将驻守在三所里的南朝鲜军一个连全歼。
师长江潮和战士们一起跑过来,路途中还发起高烧,但他咬牙坚持了下来。
赶到三所里的113师,没有时间休息,又立即开始构筑防御工事。工事刚修好不到5分钟,美军就到了。
见南逃的要道被切断,美军指挥官明白,自己的战略部署已经被彻底打乱,只好将进攻的策略改为全线撤退。
美军接下来要全力冲击113师在三所里的防线,不成功撤退不罢休!
在接下来的激战中,志愿军指战员采取坚守和反击相结合的战法,和敌人奋战三天三夜,始终没有让相距1000米之内的南北敌人会合。
这对西线志愿军的歼敌行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12月1日,美第9军从三所里突围的想法彻底破灭,不得不丢下大量辎重装备向安州方向逃窜。
这场三所里之战,打出了志愿军113师的威风,也让师长江潮的大名变得家喻户晓!
从国民党到人民战士
江潮生于1917年,是河北定县人。他自幼家境贫寒,只想靠读书改变命运,所以学习十分刻苦。
但由于家庭贫困不得不停学。后来东北军57军到保定招兵,江潮听说当兵就有机会学习,便毫不犹豫报了名。
在抗日战争期间,江潮英勇作战,很快便升上排长,并受到我党的关注。
在了解到我党的思想后,江潮认为我党才是真正站在穷苦人民一边的。于是,在1940年底,江潮率部投奔了八路军,并在之后的战斗中屡立功勋。
在1950年,我国决定出兵朝鲜后,江潮便作为志愿军38军113师的师长,率兵开赴朝鲜。
在1964年,江潮被授予少将军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