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被嘲笑的人,凭什么逆袭成为爆红网络红人?
娱乐圈翻车大赏东北“雨姐”、月饼教主和自导自演的网红剧
数据面前,不服不行2023年,中国网红带货市场规模高达3.5万亿,光主播人数就快赶上一线城市的人口。嘚瑟的,这边现场直播农活,可劲儿炫肌肉;那边直播间卖着“正宗”月饼,嘴皮子溜得比北京夜市的大爷还俏皮。可你以为他们个个都是真性情、重情义?别天真了,多少网红正把“端水大师”练成了“搅局高手”!娱乐圈和自媒体这口大锅,啥菜都有,酸甜苦辣一应俱全,但最下饭的,还属“翻车现场”。今天我们就来扒拉扒拉这些爆红后玩脱的故事,看看谁才是你心中的“翻车王”!
东北雨姐出圈那场秀,咋说呢?简直一条龙服务——囤年货、炫农活、扮贤妻、直播卖货,活脱脱一部“东北实景真人秀”。镜头里她手脚麻利,街头大嗓门,身板硬朗堪比东北那旮旯的硬汉。粉丝一边感慨“这才叫带劲儿生活”,一边钱包举得比任何运动会火炬都高。可你真以为她就是传说中的铁人三项冠军么?先留一手。雨姐走红的背后,不是没套路——顶着“纯手工”“土特产”的大旗,实则用木薯粉当“红薯粉”,这一脚把自己踢进了深渊。
高潮没持续多久,打假博主出手,保质期未到,“红薯”身份已然穿帮。生意场上混得好,不能光靠东北老铁的情怀。干活再利索,嘴皮再利索,红薯粉里没点真东西,天王老子来也救不回来。这下好了,官方一通操作,雨姐成了“翻车姐”,流量大巴嘎吱一声——踩了急刹。
“东北雨姐”只是冰山一角。看看“小杨哥”,明明天赋异禀,赶上带货电商的头茬大潮,早年间跟观众称兄道弟、陪聊天陪测评,仿佛就是屏幕那头最贴心的伴。那时候的“小杨哥”简直是家庭群里的优等生,谁买谁说好。可惜一到2024年中秋,就斗胆玩起了“香港美城月饼”的花样——哄得你爸妈都信以为真,谁让“美心”变成“美城”,只隔了一个字,情怀全靠想象。精明过头,路子走偏,被细心网友扒了底裤什么香港进口,全是广州出品。还带着包装抄袭的内味儿。这回别说月饼馅儿,是自己撒的“谎酱”把他辣哭了嘴。
官方锤下来,罚款停播,直播间一夜凉如冬至。小杨哥也想东山再起,“咔咔”一顿操作猛如虎,可过了风头,谁还信他?老铁,一个翻车,信任全没了,真是好不容易攒下的口碑还不如一盒散装月饼,走得快,踩得崴,掉粉才是大实话。
网红世界,套路百出。还有一拨人,专精“装疯卖傻”,搞得玄幻又猎奇。“郭老师”这号人物,谁看谁迷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偏偏活成了网络梗女王。两个字,真敢闹!表情夸张得像喜剧《疯狂的石头》升级版,天天出奇招打嗝放屁不嫌丢人,只为让观众笑出猪叫。自创“郭言郭语”,把“草莓”说成“粗梅”,用东北话混搭外来语,隔着屏幕都能闻到“浓郁家常菜味”。网上一大票网友对号入座,纷纷造梗玩梗,把日子过成了段子,但也有人直呼“受不了,太离谱了!”
可“疯”到一定程度,总得还点社会责任吧?人红了,还当自己小透明,直播口无遮拦,画风邪门,官方一声令下“封号见”,一点也不带含糊。网友们一边唏嘘“该,活该”,一边开始怀念。世道变了,光靠猎奇和疯癫撑不了几天。
原以为风浪过去,草根网红不折腾了?错,互联网是个圈,风停雨住的背后藏着更大的坑。雨姐被曝摆拍,剧情设置、台本安排,这套路都快赶上电视剧《乡村爱情》的编剧深度。观众刚吃完“真东北”的瓜,“假东北”又被扒个底朝天。粉丝们开始怀疑人生俺为啥这么容易被骗?难不成咱的智商也过保了?
小杨哥方面更是典型——短时间里从信任代表变成集体避雷对象。业内声音一片哀嚎“不能都怪主播,管控和平台难道没责任?”可群众眼里,谁让你飘得太高,摔得才狠。以往“良心带货”老戏码救不了如今的信任危机。粉丝的心声很简单咱老百姓的钱哪那么好赚?你有一点不真诚,下一秒就得卷铺盖走人。
郭老师的结局也透着一股假性平静。虽然直播间干净了,平台秩序回归,网友骂归骂,笑归笑,但她消失后,又有多少新“郭老师”在排队等候?风头一过,一切都仿佛归于无声,但谁都明白,这只是假象,风暴或许更猛地酝酿着。
谁也没想到,网红割韭菜的新招数还能无中生有。别看“猫一杯”法兰西小资生活玩得风生水起,关键时刻人家连作业本都能翻出流量,轻松拿捏观众好奇心。一个“巴黎捡到寒假作业”视频,全网集体“寻秦记”,从杭州翻到巴黎,把“寻秦朗”玩成了全民互动大戏。可惜,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剧情连大妈都看得出破绽——姑娘,这谎撒得跟小说一样,还能继续吗?
结局没悬念杭州警方出面,实锤整个“寻人”是打工人精心导演的闹剧,连家长“微信截图”都是自己做的。短时间内她涨粉如暴雨,销号比台风还快。观众这回醒了,网络不是无主之地,你能演,但观众未必一直配合你演。平台直接封号,网友说“低估咱智商,骗子哪儿都待不住。”
这波反转堪称教科书级别,简直碾压前文所有套路。把互联网当“塑料画布”,想怎么画都成?不好意思,这回真成“自我打脸”。网友纷纷感慨谁还敢信网红,能不能有点基本法了?与此网络的另一头,越来越多的草根想靠“故事+共情”暴富梦,却栽在“智商税”上,狼狈退出历史舞台。
短暂的正义来临,表面看似风平浪静,事实上新危机悄然而至。带货造假、摆拍、虚假炒作、故事拼接,这股风越刮越猛。平台一边打击,一边助推;网友举报得热闹,跟风流量依然坚挺。雨姐、小杨哥只是每天落马的典型,无数“小雨姐”“小杨哥”在孵化。有人说互联网记忆很短,翻车没啥大不了,只要够新奇、够猎奇、够敢演,第二天照样能造出下一个“网红神话”。
然而网友们的分歧也越来越大。一派主张“事不过三”,被摆一道就再也不信网红,极度谨慎理性;另一派则依旧宁可信其有,乐意为段子买单,图个乐呵。还有人说“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犯错?”网红“东山再起”总有一定空间。有的粉丝哭诉“我是真心喜欢他们,可为什么总被伤害?”纠结、分裂、怀疑,成了粉丝与直播带货的常态。
再加之外部障碍重重,平台规矩一天一变,审查标准越来越高,跟风蹭热点的难度直线飙升。想赚钱?没那么容易。想清白?更难!流量世界内卷加剧,素人翻车变得家常便饭。随便“一条谣言+一个卖点”,也许能迅速爆红,但风口过后,谁能活下来,才是终极考验。
说起来,东北雨姐也好,小杨哥、郭老师、猫一杯也罢,说“翻车”其实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大浪淘沙嘛,你不真诚,迟早得把老脸摔进沙堆里。嘴上说着“分享生活”,背地里假货满天飞,吃相真够难看。真有本事你就直播自家红薯地,别拿木薯来糊弄我们这些眼睛雪亮的主。那些演得离谱的,拜托别低估观众智商,谁闲得没事光看你撒谎、“掉眼泪”呀?
但别说,他们这些“翻车王”还实打实给我们整了不少乐子。就像我大东北一句老话你有本事一时火,真本事能火一世。流量不是万能,那些安心上班、规规矩矩的普通人,没流量、没大钱,但睡觉真香。相比之下,有些网红该真心羡慕,那才叫人生赢家。各位网友,当心点吧,智商税咱别再交了。
说到我就纳闷了现在的网红到底是“被流量害了”,还是咱观众太容易被带节奏?看着一个个翻车,他们是真该凉,还是该给机会?你觉得,娱乐圈和网红圈还能干净几天?欢迎在评论区放飞你的小宇宙——是支持,还是一笑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