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赴约进博会,科技点亮未来,出行体验升级
最近在上海举办的进博会,可以说是每年全球好东西的一次大集会,大家也都习惯了去看各种新奇特的产品。
在汽车展馆里,德国大众汽车的展台今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很多人对大众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捷达、桑塔纳的皮实耐用,或是迈腾、帕萨特的中庸稳重。
但这一次,大众似乎要彻底撕掉这些旧标签,向所有人展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形象,一个充满科技感、并且决心要在中国市场扎下更深根基的全新形象。
最让人感到惊讶和关注的,莫过于大众宣布的一件大事:他们要为中国市场,专门研发设计一款属于自己的高端芯片。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我们平时买手机,总会关心用的是什么处理器,因为这直接决定了手机的运行速度和性能。
未来的汽车,尤其是智能电动汽车,其实就是一个装了四个轮子的大号智能设备,而车里的那块核心芯片,就相当于汽车的“超级大脑”。
这个大脑的聪明程度,直接决定了这辆车的智能驾驶水平高不高、车机系统反应快不快、乘坐体验好不好。
过去,像大众这样的传统车企,通常是向专业的芯片公司比如英伟达、高通去采购这些“大脑”。
这样做虽然省心,但也有个问题,就是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而且买来的通用芯片,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极其复杂的交通环境。
中国的路况到底有多复杂?
想必每个开车的人都深有体会。
拥堵的城市环路、突然窜出的外卖电动车、毫无预兆的行人横穿马路、以及各种“加塞”行为,这些都是在国外宽阔平直的道路上很难遇到的“特色场景”。
通用的自动驾驶方案在这些场景下,有时会显得有些“水土不服”,反应迟钝或者决策过于保守,开起来远不如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来得平顺和安心。
大众这次下定决心自己造芯,就是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
他们要打造一枚真正“懂中国路况、懂中国人驾驶习惯”的芯片。
这枚芯片将由大众在中国的软件团队与本土非常优秀的芯片设计公司地平线合作研发,可以说是集德国的严谨工程与中国的本土智慧于一体。
根据公布的数据,这枚芯片的算力将达到惊人的500到700 TOPS,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简单来说,它远超目前市面上主流智能汽车芯片的算力水平,意味着它有足够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去应对中国道路上瞬息万变的复杂状况,让智能驾驶变得更安全、更可靠,也更像一个“老司机”。
这枚“大众芯”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就实现量产并装车,这表明大众在智能化的下半场竞争中,已经下定决心要把最核心的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然,一辆好车光有一个聪明的“大脑”还不够,还需要有一副强健的“骨骼”和一套反应灵敏的“神经系统”。
大众在这次进博会上,也同时亮出了另外两件法宝: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CMP整车平台和CEA电子电气架构。
所谓的平台,可以理解为汽车的“底盘和骨架”,它决定了一辆车的基础结构。
大众这个新的CMP平台非常灵活,就像一个功能强大的积木底座,可以在上面快速地搭建出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电动汽车。
这次展出的三款全新的概念车,一款轿车、一款增程式SUV和一款纯电SUV,虽然定位各不相同,但都诞生于这个平台,这大大缩短了新车型的开发时间,让大众能够更快地响应中国消费者多变的需求。
而CEA电子电气架构,则更像是汽车的“中枢神经系统”。
它改变了过去汽车内部各个功能由许多个独立小电脑分别控制的复杂局面,而是用一个或几个中央计算单元来统一指挥。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汽车像我们的智能手机一样,通过网络进行系统更新(也就是OTA),不断增加新功能、修复小问题,让车主感觉自己的车永远都不过时,常用常新。
这套“大脑+骨骼+神经”的组合拳,构成了大众未来在中国市场竞争的技术基石。
有了强大的技术储备,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具体的产品上。
这次大众集团旗下的几个品牌都带来了很有看点的车型。
大众品牌那三款刚刚提到的概念车,ID.AURA、ID.ERA和ID.EVO,设计上明显更加前卫,也更符合当下中国年轻人的审美,预示着大众未来的设计方向。
奥迪展台则上演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一边是代表未来的全新电动轿跑E5 Sportback和A6L e-tron,另一边则静静停放着一台半个世纪前的经典车型奥迪100 Coupé S,这种传承与创新的交融,展现了一个豪华品牌的深厚底蕴。
而保时捷更是让车迷们大饱眼福,史上最强的量产版911 Turbo S在这里进行了亚洲首秀,其强悍的性能参数足以让任何一个热爱驾驶的人热血沸腾;旁边则是一台经典的911 S Targa,纪念这款传奇跑车诞生60周年。
这种新老车型同台展示的方式,不仅仅是在秀产品,更是在传递一种自信:我们既能创造引领时代的经典,也能源源不断地推出突破极限的创新。
除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核技术和炫酷产品,大众这次在展台的设计细节上也花了不少心思。
整个展台的搭建都贯穿着环保和可持续的理念,比如大量使用了可以回收利用率高达95%的铝制材料,通过精密的数字化设计来优化运输方案,从而减少了大量的碳排放。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其实正体现了一家全球性大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也呼应了其“在中国,为中国”的长期承诺。
这个承诺不仅仅是开发几款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更是要把自己深度融入到中国的产业发展和绿色转型的大趋势中去,与中国市场同呼吸、共成长。
可以说,通过这次进博会,大众汽车向外界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号: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新赛道上,这位昔日的燃油车巨头正在全力加速,而且它的目标不仅仅是跟上潮流,更是要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坚定的本土化战略,成为未来出行的定义者之一。
